做教學分享時,不少老師和博主都要做簡易微課,但總被“找素材耗半天、剪輯卡殼”拖慢節奏。其實不用復雜技巧,掌握三個小方法,就能輕松提升效率,還能保證效果。

1、先搭素材庫,省掉臨時翻找的麻煩
之前幫同事改微課,發現她每次做都要從頭搜圖片、找例題,兩小時的活兒一半時間在找素材。后來建議她建個專屬素材庫,按學科和章節分類,比如小學數學“圖形面積”相關的,單獨建個文件夾,里面存好帶刻度的圖形矢量圖、平行四邊形變長方形的動畫片段,還有課本例題的文檔。
現在她做這類微課,直接從庫里調素材,不用再打開好幾個網站亂翻。建庫也簡單,用常用的云盤就行,每個主題下分“圖片”“文字”“音頻”子文件夾,平時刷到合適的素材隨手存進去,積少成多,后面制作會越來越順。
2、用萬彩動畫大師,新手也能快速出片
試過不少微課工具,還是覺得萬彩動畫大師對新手友好。不光有AI智能成片,自帶的模板和功能能省很多事,上周幫朋友做小學語文古詩微課,1小時就搞定了。
當時選的是“語文教學”分類里的水墨風模板,不用自己設計界面。把提前寫好的古詩原文和講解文字貼進文本框,選“逐字出現”的動畫效果,速度調慢點,讀起來更有節奏。插背景圖時,在素材庫搜“古代風景”,拖到頁面后設個“淡入淡出”,看著不突兀。

講到詩句畫面時,用“手繪動畫”的毛筆筆觸,順著詩句畫柳樹、小船,過程自動生成動畫,學生看的時候更容易理解。配音直接用軟件的AI配音,選了溫柔的女聲,生成后調整下音量,和畫面節奏對上,最后導出1080P的MP4格式,清晰度完全夠。
3、優化流程,批量處理重復工作
要是做系列微課,重復操作最費時間。之前幫機構做初中物理力學實驗系列,8節課要是一節節從頭做,得耗好幾天。后來先做一節當“母版”,把開頭的課程logo動畫、結尾的二維碼畫面,還有中間的“翻頁”過渡效果都定好,保存成模板文件。

后面7節課直接打開模板,只換中間的實驗講解內容,不用再重新設計開頭結尾,每節課至少省20分鐘。背景音樂也是提前剪好30秒的通用片段,每節都用同一版,不用每次都調音量、剪時長;常用的“知識點提示框”動畫,存成自定義素材,拖過來就能用,避免反復制作。
其實簡易微課制作不用追求復雜,把素材提前備好、選對工具、優化好流程,就能少走很多彎路,節省下來的時間,還能多打磨內容細節,效果反而更好。
萬彩動畫大師官方下載地址:http://m.123sougou.com/
